冲上热搜!探秘中国城乡人在太原建的“空间站”
发布时间:2024-05-19来源:中国交建微信公众号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中国城乡四大产业中的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自媒体博主的关注,不少已变成“网红”打卡地。为了及时展示这些备受瞩目的“热点”,党群工作部特别开设“热点追踪”栏目,将通过自媒体视角深入挖掘热点项目的特色亮点和社会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到公司为推动这些项目所展现出的硬核实力。
热点追踪 · 第 1 期
▲太原航拍摄影师张志峰摄(已获授权)
炫酷的灯光
极具未来感的建筑设计
让人仿佛置身科幻世界
近日,中国城乡旗下北林科技所属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参与设计的山西太原植物园火爆出圈,冲上热搜,各地游客纷纷慕名前来。中交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于近日专题报道了该项目。
▲集团报道截图
太原植物园,作为山西省首个综合性植物园,不仅在植物种类的丰富性上令人瞩目,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更是成为了城市的一颗明珠。
植物园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太山脚下,是在原储煤坑用地之上建设,占地面积约2730亩,自开园以来,已经成为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作为太原植物园的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单位,在植物园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做了什么?
✿ 42万平方米储煤坑的改造与利用;
✿ 95.7万平方米山体破坏面的生态修复;
✿ 133万平方米闲置棕地的改良与修复;
✿ 3000余种植物的引种与驯化;
✿ 3650余株老枣树的就地保护;
✿ 26万多平方米的原有植物物种的保护利用。
设计理念
生态转型与土地修复:公司设计团队运用先进的生态理念和技术手段将42万平方米的储煤坑、95.7万平方米的山体破坏面以及133万平方米的闲置棕地进行改造与利用,形成生机勃勃的“绿色空间”。
地方特色的融合:公司设计团队深入挖掘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当地特有的人文风貌巧妙地融入植物园设计之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
专类园的多样性:太原植物园设有25个各具特色的专类园,这些园区是由原来133万平方米的坍塌地表绿化改造而成,包括月季园、宿根花卉园、槐香园、树木园等,致力于收集和展示华北地区乃至全球各地的珍稀植物,让游客能在一园之内领略到世界各地的植物奇观,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生命的多样性。
建设挑战
大规模生态修复:由于当地全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园区的山体存在创面高差大、坡度陡、坡体不稳定等不良条件,植物园的设计和建设需要面对储煤坑、山体破坏面以及闲置棕地改良等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作。为此,公司设计团队研究出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雨水调蓄功能的山体创面修复结构技术,有效解决生态修复难题。该项技术于2023年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珍稀植物的保护与引种:植物园的科研团队系统调查收集了山西省珍稀濒危植物,建立了100余种植物的快繁体系,同时引种了1600余种国内外新优植物,这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精心的管理。为此,公司设计团队邀请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专家编纂《太原植物园露地拟栽培植物名录》,依据植物科学分类体系以及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进行种植设计。
老树保护与利用:园区原有3650余株老枣树,其中百年以上的超1000株,但因历经多年的洗煤与采砂活动的侵蚀,它们的生长环境受到了破坏。为了守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公司设计团队采取了“因树制宜、逐树施策”的方法,为每一株老枣树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保护与修复方案。如今,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枣树不仅得以留存,更成为了这片土地历史的独特印记,为往来的游客提供了一片凉爽的绿荫。
太原植物园不仅是科研基地,也是科普教育的平台,项目团队通过精心引种与驯化3000余种植物,为公众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在这里,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也助力植物园成为一个连接人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的桥梁。
太原植物园的设计展现了对生态、文化、科研和科普的全面考量,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太原植物园欢迎每一位热爱自然的朋友前来参观,体验植物的奥秘,感受生态的美好。
联合策划/党群工作部、北林地景
作者/李雪飞、程洁萍
素材/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