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丨见证碧水源神奇“膜”力让污水“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2-03-22来源:碧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小到日常生活的做饭洗碗、洗漱沐浴,大到社会活动中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都离不开用水。在大量用水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污水。据中国住建部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71亿吨。


为此,中国城乡旗下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依靠扎实的科研实力,锻造出了解污水资源化问题的“金钥匙”——膜技术”,近年来为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洱海流域、首都水系等十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成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其自主创新研发的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曾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可将市政污水提标成地表Ⅲ类水以上的高品质新水源,作为优质水资源补给地下水或饮用水水源地,真正实现了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同时解决了水环境污染和短缺问题。


在第30届“世界水日”、以“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为活动主题的第35届“中国水周”首日这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首个采用该项技术的北京翠湖新水源厂是如何让污水“重获新生”的吧!


Part 1  污水预处理


粗格栅—提升泵房


污水进入处理厂后,首先会通过粗格栅进行物理处理,其中较大的固体物(如漂浮物和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管道阀门等,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然后,通过提升泵房提高水位,再进入细格栅。


细格栅—沉砂池—膜格栅


污水经过细格栅后,较小的固体物质进一步分离去除,然后进入沉砂池。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以保护管道、阀门等设施免受磨损和阻塞。


膜格栅作为MBR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机械预处理关键设备,间隙只有1mm,能去除细小的毛发、纤维等,减少MBR的物理损伤。


Part 2  MBR系统——污水资源化


生化处理


通过膜格栅的污水将进入生化池。生化池分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其中的活性污泥中有多种微生物,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达到脱氮除磷、去除COD(即化学需氧量)的目的。

MBR膜池


MBR也叫膜生物反应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基础材料是微滤膜膜丝(PVDF材料),膜丝表面有上亿个肉眼看不见的孔径,通过物理方式,让水分子正常通过,而微生物、悬浮物和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在外面,进入污泥浓缩池处理。这一环节对悬浮物的去除几乎可达100%,出水水质达地表IV类水标准。


目前,碧水源已建成陕西西安市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北京密云再生水厂等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经处理后的高品质的出水,广泛用于生态补水、绿化灌溉、市政杂用等。


Part 3  DF系统——超净化处理


针对高品质再生水回灌水源地、环境敏感地区生态补水,或为满足特殊行业需求,可以在MBR系统后再加DF(低压选择性纳滤膜)系统进行高品质水处理。由碧水源独创的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能将水质进一步提升到地表水II类或III类的高品质新水源,实现了污水高等级资源化。


由碧水源建设和运营的北京翠湖新水源厂、云南洱海新水源厂,就是MBR-DF双膜新水源工艺的典型项目,出水排放到湖泊湿地或河流进行补给,达到了消除水污染和增加新水源的双重功效。


北京翠湖新水源厂于2014年9月建成通水运行,是我国首个采用碧水源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的项目,处理规模为2万m³/d,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出水可作为翠湖湿地补水,将市政污水转化为高品质新水资源。具有保护水环境和补给水源地的双重功能。


图片